Newsroom

For all the latest happenings, press releases
and media assets.

blog-img
趾甲上可能出现的胆固醇预警信号

高胆固醇之所以常被称为“无声杀手”,是因为它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却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增加你罹患心脏病或中风等威胁生命疾病的风险。虽然多数人将胆固醇问题与心脏健康联系在一起,但近期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预警信号可能正隐藏在你的趾甲中,可能为你的心血管健康提供一个潜在的生命救援线索。 了解胆固醇及其危险 胆固醇是一种蜡状、类似脂肪的物质,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它对于构建健康细胞、生成激素以及帮助消化都至关重要。然而,当胆固醇水平过高——尤其是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时,它会在动脉内壁中积累。这种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会使动脉变窄,限制血液流动,大幅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每年估计有约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位居所有死因之首。在新加坡,心血管疾病同样令人忧虑。根据新加坡心脏基金会的数据,2022年心血管疾病占新加坡所有死亡的32%,换言之,每三名死者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或中风。新加坡卫生部也报告称,大约每三位新加坡人中就有一人的胆固醇水平高于推荐值,表明大部分人群存在风险。 高胆固醇的无声特性 高胆固醇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它通常没有症状。英国国家健保系统指出:“高胆固醇通常不会引起症状,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发现。”很多人在经历心脏病发作,或在例行健康筛查中才被发现有高胆固醇。 在新加坡,保健促进局(HPB)建议4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三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检查,包括胆固醇检测。但若你是肥胖、患有糖尿病或有心脏病家族史的年轻成年人,也应考虑及早筛查。 周边动脉疾病:趾甲上的线索 尽管高胆固醇常常潜伏无声,但有时也会以微妙的身体变化出现。其中一个指标就是周边动脉疾病(PAD),这是一种脂肪物质在腿部动脉积聚的情况。PAD在老年人和存在糖尿病、吸烟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中尤其常见,但经常被忽视。 英国国家健保系统(NHS)指出,PAD可能导致“趾甲变脆、生长缓慢”。这是因为血液流动受限会让趾甲无法获得必要的营养与氧气,进而影响它们的外观与生长速度。脚部的其他预警信号包括: 小腿和脚上的脱发 脚部或小腿溃疡愈合缓慢 下肢寒冷或麻木 下肢脉搏微弱或消失 小腿皮肤光滑有光泽...

blog-img
胆固醇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你什么时候该检查?

胆固醇常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它可以在你不知不觉中在动脉中积聚多年,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而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新加坡人认为,胆固醇检查只有在 40 岁以后才有必要,但最新的专家建议和本地健康趋势显示,我们应当更早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信息,特别是针对新加坡的独特背景。 为什么在新加坡应尽早检查胆固醇 心脏病专家建议,成年人应在 20 岁时首次检查胆固醇,尤其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推荐的检查是空腹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果结果正常,可每四到六年检查一次。但如果你有心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等风险因素,应更早、更频繁地筛查。 新加坡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方式意味着,我们很多人比预期更早面临高胆固醇风险。久坐的办公环境、高压的工作状态、以及随处可得的高脂加工食品,都使年轻人群的胆固醇水平不断上升。数据显示,这一趋势令人担忧:根据新加坡心脏基金会的数据,心血管疾病(CVD)是新加坡的首要死因,占 2022 年死亡人数的近三分之一。2019 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发现,18 至 74 岁的新加坡居民中有 33.6%...

blog-img
糖尿病与视力:你无法忽视的沉默且不可逆的威胁

当大多数人谈到糖尿病时,往往会首先担心血糖水平、心脏病或肾脏问题。然而,糖尿病最严重且永久性的并发症之一,其实是对眼睛的影响。糖尿病性眼病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由于它不会立刻威胁生命,因此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对那些受影响的人来说,失明可能是毁灭性的,足以改变一生。 糖尿病是如何影响视力的? 糖尿病会损害视网膜中的微小血管——视网膜是眼睛后部对光敏感的区域。这种损害被称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这些血管变得脆弱并发生渗漏。它们可能出血或渗出液体,导致视网膜肿胀、功能受损。 图片来源:Optimax 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中可能开始长出一些新生、异常的血管。这些新血管非常脆弱,极易出血,从而导致更严重的视力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形成瘢痕组织,牵拉视网膜,甚至导致视网膜从眼球后部脱落——这是一种医疗紧急情况,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糖尿病还会增加其他眼部疾病的风险,例如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中央区域的肿胀)、白内障(眼睛晶状体混浊)以及青光眼(眼内压力升高)。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视力损害。 为什么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 视网膜是由精细的神经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对视觉功能至关重要。一旦这些细胞受损或死亡,它们就无法再生。这意味着,由糖尿病性眼病导致的视力丧失是永久性的。虽然治疗可以帮助减缓病情发展或控制症状,但已经失去的视力是无法恢复的。 这就是为什么早期发现和预防如此重要。糖尿病性眼病发现得越早,保住视力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发生损伤,就无法挽回。 为什么糖尿病性眼病没有受到足够关注? 与心脏病发作或肾功能衰竭不同,由糖尿病引起的视力丧失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死亡。因此,无论是公众还是医疗工作者,对糖尿病性眼病的关注往往不足。许多糖尿病患者直到视力开始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眼睛所面临的风险。到那个时候,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且不可逆的损伤。 公众对糖尿病性眼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缺乏足够认识。很多人并不了解,如果及早发现,这种视力丧失是可以预防的。正因为如此,用于筛查、教育和对高风险人群支持的资源仍然不足。 识别症状:你应该注意哪些信号? 糖尿病性眼病最危险的一点在于,它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你可能在病情已经造成明显损害时,才开始注意到视力的变化。 随着病情的发展,你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blog-img
苦涩的真相:为什么无糖苏打水对糖尿病患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安全

几十年来,无糖苏打水一直是那些想要享受甜味却避免摄入糖分的人们的首选饮品。作为普通软饮料的更健康替代品,无糖苏打水尤其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因为他们常被告知“无糖”就意味着“安全”。但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正在挑战这一观点,显示无糖苏打水不仅对糖尿病患者无益,甚至可能带来伤害。 无糖苏打水的承诺: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无糖苏打水使用阿斯巴甜、蔗糖素和糖精等人工甜味剂。这些甜味剂的甜度是糖的数百倍,但几乎不含热量。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用甜味剂代替糖分,你就能享受喜欢的饮料,同时避免血糖骤升的风险。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免罪通行证”可能伴随着代价。ScienceAlert报道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饮用一瓶无糖苏打水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38%。这并非个别发现——其他大型研究,包括发表在《糖尿病学》(Diabetologia)和《循环》(Circulation)等期刊上的研究,也报告了人工甜味饮料与代谢疾病风险增加之间的类似关联。 无糖苏打水如何提高糖尿病风险? 无糖苏打水与糖尿病风险的关联复杂且多方面。科学家认为,以下是可能起作用的关键机制: 1. 扰乱肠道微生物群 人工甜味剂会改变肠道细菌的组成。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包括糖精在内的某些甜味剂通过扰乱肠道菌群,诱发小鼠和人类的葡萄糖耐受不良。这会削弱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从而增加糖尿病风险 2.混淆身体的代谢反应 当你摄入甜味食物时,身体会预期随后会有热量摄入。人工甜味剂提供甜味但不含热量,这可能会干扰身体的代谢过程。一些研究表明,这可能导致食欲增加和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最终引发体重增加和血糖控制变差。 3. “健康光环”效应 选择无糖饮料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节省”了热量,从而在其他饮食选择上变得不那么健康。这可能导致零食过量或餐量增大,抵消了无糖饮料本身带来的潜在好处。 4.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blog-img
新加坡青少年糖尿病的定时炸弹

一项在《糖尿病学》杂志上发布的国际性综述警告,全球年轻人糖尿病发病率正在上升。作为公共卫生模范的新加坡,也未能免于这一趋势。事实上,这个城市国家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随着糖尿病逐渐影响到年轻人,早期的生活因素在决定终生风险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新加坡问题的规模 糖尿病已成为新加坡的国家健康危机。到2024年,新加坡约有70万成年人(20至79岁)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78万。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1.6%,是发达国家中最高之一(来源: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糖尿病图谱)。目前有超过40万新加坡人生活在糖尿病的阴影下,如果当前趋势继续下去,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万(来源:CNA)。 更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开始向年轻群体扩展。医生们发现4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据估计,18至19岁的新加坡人中有14%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这表明完全的糖尿病可能会在年轻成年期就发生(来源:新加坡糖尿病协会)。 早期生活因素:风险的根源 国际性综述指出,早期的生活因素——包括遗传、子宫内环境、儿童肥胖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在确定糖尿病风险方面至关重要。在新加坡,这些因素尤为相关: 青少年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不断上升,原因包括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和屏幕时间的增加。肥胖是2型糖尿病(T2D)的已知风险因素,而青春期的激素变化可以加速健康代谢状态向不健康状态的转变。 种族差异:新加坡的马来族和印度族的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华族,反映了遗传易感性和文化饮食习惯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面临更高的风险,这通常是由于缺乏健康食品、缺乏安全的体育活动场所和医疗资源。在新加坡,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而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糖尿病控制不良,从而增加了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早发糖尿病的影响 早发糖尿病与更长时间的病程有关,这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和严重性。在新加坡,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心脏病、中风和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其经济负担也非常巨大:预计到2050年,糖尿病的医疗费用和生产力损失将从2014年的9.4亿美元增至18亿美元(来源:新加坡糖尿病协会)。 患有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还更可能经历心理压力、社会污名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神经损伤和心血管问题可能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发展。 本地趋势:深入分析 青少年糖尿病病例上升:新加坡的全国健康调查和本地临床报告显示,40岁以下糖尿病病例稳步增加,生活方式因素如不健康的饮食、含糖饮料和缺乏运动是主要的促成因素。 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新加坡青少年中糖尿病前期的高发率是一个警示信号。如果不采取干预,许多人将在十年内发展成2型糖尿病。...

blog-img
糖尿病与脂肪肝病的隐藏关联

糖尿病和脂肪肝病是新加坡最常见的慢性健康问题,而且它们的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虽然这两者看起来是独立的问题,但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强烈且复杂的联系。理解这一联系对于早期干预、良好管理以及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什么是脂肪肝病? 脂肪肝病,又称肝脏脂肪变性,是当过多脂肪在肝脏内积聚时发生的。最常见的形式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它与过度饮酒无关。NAFLD的病程可以从单纯的脂肪积累(脂肪变性)到更严重的炎症和肝损伤,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如果不加以控制,NASH可能会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联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T2D)与脂肪肝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并且是相互强化的: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T2D和NAFLD的标志性特征。当身体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弱时,血糖水平上升,肝脏开始储存更多脂肪。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同时也加速了脂肪肝病的进展。 共同的风险因素: 肥胖、久坐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以及遗传易感性是这两种疾病的共同风险因素。在新加坡,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NAFLD的病例也在增加,尤其是在年轻成年人中。当地饮食中富含精炼碳水化合物、糖分和饱和脂肪,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不良结果加剧: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展成严重的脂肪肝病,如NASH和肝硬化。相反,患有NAFLD的人也更容易发展为T2D。两者共存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肾脏问题和肝脏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为什么这在新加坡很重要? 新加坡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24年,超过40万人在新加坡患有糖尿病,且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100万。20至79岁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1.6%,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之一 [IDF糖尿病地图]。 脂肪肝病也日益成为关注的问题。当地研究估计,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NAFLD。在普通人群中,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NAFLD,而且随着肥胖率和久坐生活方式的增加,患病人数正在上升,尤其是年轻的新加坡人。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患有脂肪肝病,因为它通常在晚期阶段才会出现症状。...